陈芳 2010年4月20日
七、玉树震灾的一些思考
知道玉树,几乎与认识玉树同时。为玉树揪心,如同想象玉树宽厚的叶子有一天突然枯萎。祝福玉树,为玉树受灾的人们出一点力,尽一份心意,愿玉树早日重建家园,与蓝天青水紧相依!
人生当中很多蹊跷,也很多奇巧,让我们珍惜生命,珍视万物。
关于超度
最近看到很多玉树僧人为震后罹难者进行超度亡灵的画面,很是震惊。
查BAIDU,“超度”二字佛教解释的意思是指“超越生死,共度涅盘彼岸”,但同时又补充“超度成就必须有超度成就的条件”之说。这就使人想到了关于今生与来生。
关于今生,历来有“及时行乐”的记载。但细究一些及时行乐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其实有着非常惊人而且相似的人文背景。而,相对于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另一些人则是以“苦修来生”度过漫长一生,这部分人似乎又以宗教信徒居多。
关于境界
人生在世,主要的标志就是呼吸。呼吸是人与自然最直接,最真切的交流。其他的感受也不外乎通过感官获得:好吃的,好闻的,好看的,好听的,能够愉悦肌肤的和能够温暖心灵的......。就象需求理论五层次里阐述的那样,这里有一些递进的安排。这样一分析“及时行乐”就显得稍微有些低层次,而“苦修来生”显然来得境界高很多。人生的境界究竟是以什么作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被批判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也有:饱暖后生淫欲的诸多例子。抛开褒贬,二者基本点差不多。那就是,在低层次满足后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但境界究竟生于哪一层次呢?
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就不会有众多责难,众多苛求。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理解人生,这个是客观的现实的情况。过去本人一直信奉“存在的合理性”,在读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又有了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存在合理性”的有效补充。我想,每个人在现有基础上追求高一阶的需求,也就是境界了。 但,“人”却是所有物种里最独特的一种。那就是在“好吃的,好闻的,好看的,好听的,能够愉悦肌肤的和能够温暖心灵的..........”以外,还有“能够丰富思想的”的那种感受,这区别于其他任何物种。
关于人类要丰富思想的需求上:一方面表现为接收,接收前人或他人的积累(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财富);另一方面表现为传播,传播自己认同或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新财富。这就形成了此人与他人的交流和继承关系,POWER在这样的关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宗教信仰的由来和固在就是POWER推进过程的一个最好的例子。
关于宗教
宗教是一种沉积已久的思想,是有势力的思想。 宗教的力量巨大,关乎今生和来世(如果有来世),关乎精神与物质。 既然精神是物质的升华,那么超度或许就是升华的一种方式,从躯体到灵魂。 既然来世是今生的希望,那么如果超度死者又同时爱抚生者,让生活有了从头来过的信心,宗教也就起到了真正的作用。
从名词解释看,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换句话说,每一种宗教,都是一个体系(庞大的体系!有POWER推动的庞大的体系!!),不仅能够自圆其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修正着或说继续完善着。而信仰可以是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人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有宗教的人称为信徒,因此一定有信仰,就象LS说的,既是寄托也有约束。
但,在无神论的中国,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的信奉某一种教义,只是经过生活磨难,内心通过自悟慢慢也有一些敬畏,最常见的比如经常挂在嘴边的“哦,天哪!”,其实就象天主教的“O,My GOD!”,就是类似于一种信仰的东西(当然不能形成体系)。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驱除迷信几十年以后的今日中国,佛教还总在身边若即若离,不时地出来,尤其在某些人力所不能及的重要时候。从这一点上说,中国人很幸运,因为宗教信仰自由选择。
以上只说明了“存在的合理性”。至于说到“真正的信仰”,我觉得很难。大概也没有什么人能为别人定义或概括一个所谓人人适合的“真正的信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