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在 巴 黎

陈芳 2004年12月

页次: 1  2  3 


 

(三)

说到旅行车司机,眼前立马出现一位矮笃笃,胖墩墩,酷似《虎口脱险》里那个坏了皮鞋的老兵形象。58岁的老司机驾车技术一流,是我见过的司机里最棒的。从第一天晚上罗马接机到每天至少300公里的车程,连续8天从意大利罗马到佛罗伦萨到威尼斯,再到奥地利的茵茨布鲁克,瑞士琉森,一直到法国的第戎,最后是巴黎。最后一天老先生在巴黎把我们送到酒店后分别,还是那样的精神矍铄,诙谐幽默,真的是让人惊讶之外带着钦佩。因为他居然是个跛脚老人,开的还是40多座位的大旅行客车。

在欧洲开车,要说容易也容易。因为几乎所有的驾驶者都异常(相对于中国人来讲)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的程度完全是国人所不能想像。但欧洲的马路相对比较窄,基本没有看到有三车道、四车道的,更别说有中国高速公路上那样差不多五车道什么的,洲际公路最多也就两车道,当然车流量也相对少。城里的马路就更加小了,车子却是多,停车成了非常大的问题。比如在Lafeyette那条街上,开车转弯都已是那样的不方便,路边的停车位更是一只车位容身,前后几乎没有余地,但老头司机将车头一翘,车屁股塞入空位,轻轻一退,就将旅行车庞大的身躯,连同车头稳稳地钻进了车位。简直是惊叹!也许是环境练就了他们那样的驾驶技术,也许同样是环境使得他们如此地遵守交通规则,在欧洲的前后10天里,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交通事故发生(只在琉森看到过一个摩托车事故,好像是自己翻车的)。

我会为此事如此感慨,是因为在我每天离家去上班只有10分钟的车程里,几乎每程都有看到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的情况是两个车头顶在一块;轻的时候没有发生碰撞,但却是所有的车头指向同一个方向,搞到所有的车子都无法动弹,还夹挤着其中无数辆的自行车和行人......

一个地区文化氛围的形成是需要有时间的,环境是一个因素,制度是一个因素,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也是一个因素。每当我清晨或夜深时分,驾车驶过宁波市区,总是由衷地满心欢喜,喜欢自己的城市一天比一天漂亮干净,喜欢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多元化,住宅小区越来越个性化,有时候差不多要狂妄到自誉为欧洲某城的程度。但是一到白天,看到马路上车来车往挤堵的,人来人往推搡的,就不禁伤感起来,深深体会到经济发展到做出一些硬件供人看毕竟还是比较容易,而要真正过上平安富足而悠闲和谐的生活,没有时间肯定不行。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同!


页次: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