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母 的 幸 福

陈芳 2007年3月

页次: 1  2  3  4 

下页>>>


 

(二)

心紧绷绷的,不知道什么才是父母的幸福?

春节刚过,妈妈说自己病了。
看了西医中医,测了心脑血尿,除了颈椎腰椎有一点老年增生,并无其他大碍。
但她觉得自己病得很重。

接妈妈来家住了几天。
几天里时刻相伴左右,忆往事展未来,听音乐逛公园,可她情绪依然低落,十分的低落,自述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房子太高,空气太差,出门太不方便,饭菜没有胃口,甚至于提起她平日里最钟爱的儿子(也就是我哥),都无动于衷 。总之,没有高兴的理由。我突然感觉自己作为女儿做得失败极了。

记得两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关于《父母的幸福(1)》。那时,我一个表姐意外去世,给她父母(我姑姑姑父)带来巨大伤痛。两年过去,今年春节特地邀丈夫随哥嫂一起前去拜年,欣喜地看到姑姑他们已经从剧痛中走了出来,尽管提起往事依然忍不住哽咽落泪。但看得出来,现在两位老人积极生活,对亲情更加珍惜。他们各自参加了老年大学的活动,在家里种了很多花花草草,还把表姐留下的孩子(也就是他们外甥)的生活和教育安排得妥妥当当。在我们离开之前,老人的其他三个孩子带着家人陆续前来。家里顿时济济一堂,这情景让我感到很是宽慰。

把心情不好的妈妈,送到了大姨家。
大姨是妈妈的姐姐,多年来一直象呵护当年的小妹那样呵护现在的老妹。

我们到家的时候,大姨已经把妈妈要睡的床铺搭好了,就在她自己不足10平米的房里,小床顶着门对着大床,床沿刚够我们三个人并排坐下。条件相当艰苦!大姨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按照农村的风俗,女儿嫁出去之前,收礼金备嫁妆,嫁出去之后,回娘家叙家常,就没什么经济压力了。但儿子娶媳妇之前,盖新房备家居,都是父母的责任。好在三个儿子成婚较早,家里的宅基地又较宽敞,于是没有化很多钱,加上拆了父母正房,就在原来的灶间和谷仓两旁分别先后建起了三座新楼。三个儿子各领一座,娶媳生子,然后出外创业,离开乡里,迁去城镇,并先后卖楼。这样,当年被三座新楼包围的旧谷仓和灶间就成了父母现在的卧房和起居室,卧房不足10平米,起居室是连带厨房的。谷仓改成的卧室,并没有经过翻建。顶很矮,窗很破,但收拾得却温馨。床是古木雕花的,两头挂着一对同心结,古老的衣柜上一座更古老的钟有节律地摆着。大姨说,钟是她婆婆过门的嫁妆。我推断:大姨嫁到大姨夫家超过五十年,大姨夫结婚时年过二十,这么说来,钟的寿命有可能将近百年。大姨还接着说“非常准,从来没坏过”! 灶间,水泥地新近替的泥地,老碗橱立在中间,把细长的灶间隔成里外两片。外边一张方桌几条凳,又成起居室又是餐厅,里边原来的老灶头缩短了一截,新添的煤气灶具小器地缩在一角,一张很破旧却相当结实的菜案傲气地置在灶前中央。

我对这里的气息非常熟悉,尽管房子已经大面积缩水,却仍然是喜欢。小时候很多个暑假在这里度过,大姨的孩子们每一个都带过我:唱社戏,纺丝线,织麻编;摸鱼虾 ,捉泥鳅,拖烂草;脏了,跳进河里游水;饿了,舀碗冷饭拌酱......
我突然莫名兴奋地对妈妈说:你会很快好起来的!
妈妈曾经在这里长大,她一定也有自己快乐的童年故事。

留下妈妈,从大姨家出来,一路上眼泪哗哗,脸上胸前方向盘到处都黏糊糊,心中也是一片黏糊糊的感动。意识中自己并不伤心,只是对“到底什么才是父母的幸福?”愈加茫然。
听说大姨的三个儿子,每年只回一趟家,每次只留下三五百元钱,而大姨夫妇的农村劳保是每人每月120元钱。换句话说,他们两人一年的收入还没有我妈一个月的退休金高,他们的住房面积没有我妈房子的1/4大,他们房子的周围没有那么大的超市和菜场,没有花草遍地的公园,大姨夫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多数日子尤其是冬天会在床上度过,偶尔还得住院救治......但是,我真的很羡慕自己的父母能象他们一样幸福。
他们知道儿子们生活安康,开心;女儿家准备娶孙媳妇,高兴;丈夫最近身体不错,安心;邻居们搓麻三缺一,赶紧;村里建了老年活动室,欢欣;......虽然村里经济不富,院弄老旧,但村风淳朴,民心亲善,这些都能成为他们美好心情的源头。

是的。简单并且友爱。
爱亲人,爱乡里,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Love makes everything good!
我爱妈妈,但我除了做好自己该做的,已无他法。愿妈妈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心情,早日恢复健康。

愿妈妈幸福!


页次: 1  2  3  4 

下页>>>